我最喜欢三样东西:天上属于神的月色,人间属于你的国色。——《白龙天马》题记02

你来时的酡颜,去后的薄香,都刻在了流金岁月里。 ——《白龙天马》题记01


除垢行者 南坡道松 法号 乱来

段心明,字:显亮,号:高光正照。

段际 ,字:无涯,号:天光正明。

段水流,字:吹光,号:空光正亮。

贺亦平 字 步云 号 三界散人 昵称 皮九 法号 胡来

郭含容 依依

郭宫城 仇琳 仇传剑 理腊 盖目 悠悠 双喜

汉朝白马驼经来华,因此护经有功,得脱畜牲身,白龙马去世前发愿,析骨为笔,马尾为旄,马皮为经囊,马血一半供养山林山林,一半东海水族。南北朝时,投胎为道生,因讲经有误,嘴歪,下地狱,出地狱后,投胎东海为龙,为龙中最聪明者。在龙宫听文殊菩萨讲经,白龙马出发前皇帝送金马鞍,公主送金铃,再次回程取经后有功。化身白龙马,元神成佛,马骨投胎化人,唐朝时投胎为辩机,回到唐时白龙马待罪立功。因为马骨化身,所以骨头硬,长行路,所以喜欢经行,般舟三昧经,因为驼经所以对佛经理解异与常人,因为误读,所以嘴巴有点问题,但是书写特别厉害。翻译特别厉害。

《礼记·周官》:“凡马八尺以上为龙”。

根据《四十二章经序》、《牟子理惑论》等多种典籍的记载,东汉永平年间(公元58—75年),汉明帝刘庄在永平七年(公元64年)于夜晚梦见一位神人,全身金色,项有日光,在殿前飞绕而行。第二天会集群臣,问:“这是什么神?”当时学识渊博的大臣傅毅回答道:“听说西方有号称‘佛’的得道者,能飞行于虚空,神通广大,陛下所梦见的想必就是佛。”第二年,汉明帝派遣蔡愔(yīn)博士及弟子秦景等十人远征西域求法。使团到达大月氏国后,抄得佛经42章,并于永平十年(公元67年),在此地遇见高僧迦摄摩腾、竺法兰,邀请二师来汉地传播佛教。二师接受邀请,用白马驮着佛像和经卷,随蔡愔一行来到洛阳。汉明帝对他们的到来表示欢迎,永平十一年(公元68年),专门为之建立佛寺,命名“白马寺”。白马寺是我国汉地最早的佛寺,取回的佛经则收藏于皇室图书档案馆“兰台石室”中。这就是“白马驮经”的故事。
迦摄摩腾(梵Kāśyapamātanga),中天竺人,生卒年:?—73年,简称摄摩腾,或称竺摄摩腾,竺指国名,迦摄即迦叶(迦叶波),为婆罗门之大姓,意译为饮光,摩腾意译大象,他擅长礼仪,解大小乘经典,常以游化为己任。竺法兰,中天竺人,生卒年不详,讽诵经论数万章,为天竺学者之师。据梁高僧传卷一载,永平十年(67)二师结伴前来中国后,居于洛阳白马寺,合译四十二章经,此为现存中国第一部汉译佛典。竺法兰还译有:十地断结经、佛本生经、佛本行经、法海藏等,可惜今已佚失。二师同被尊为中国佛教的鼻祖。先后在洛阳白马寺圆寂,现寺内修有陵墓。杭洲飞来峰有白马驮经的浮雕像。
人中辩机最年轻,风韵高朗,文采斐然,尤为俊朗。他在玄奘译场中担任缀文译出的经典计有《显扬圣教论颂》1卷,《六门陀罗尼经》1卷,《佛地经》1卷,《天请问经》1卷;又参加译出《瑜伽师地论》要典,在100卷经文中由他受旨证文者30卷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